今年以來,頃刻能源公司圍繞資源效能管理、精細成本管控、集約生產調度等方面,深化生產工序與能源供給的聯動機制,實現生產成本管控體系再升級,為全年提質增效起好步。

優化用電成本 實現資源效能“最大化”
實施基于分時電價政策的動態能源管理策略,對生產流程進行結構性優化,構建了生產計劃與電力供應價格的動態耦合機制,在電網負荷低谷時段,集中調度高能耗生產環節進行集約化作業;在電價峰值時段,采取生產避讓策略暫停非必要高耗能作業。這種基于電力市場波動的生產時序優化模型,有效實現能源成本集約化管理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形成了“錯峰生產+產能爬坡”雙收益格局。統計顯示,1-2月采用該模式可使公司單支電池電費(以某高耗能工序計算)降低80%,利用谷電的情況下,日生產萬支最高可節省電費9000元。
調控環境參數 實現能耗管理“精細化”
持續堅持低成本策略。今年以來,頃刻能源公司在建立潔凈環境節能運行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強化精細化能耗管理體系多維聯動,深挖節能降耗潛力。生產過程中,在滿足電池性能的基礎上結合工藝要求對車間潔凈環境溫濕度進行了工藝指標調整,建立了生產工序與車間溫濕度動態調控機制,在空調系統溫控等級方面實施了分區域梯度管理模式,通風系統實施了與生產節拍同步策略,總體實現各個生產工序的環境標準控制精細化,從而達到除濕能耗降低,形成了生產需求與環境供給的動態平衡。據統計,調整前后電力環比下降26%,天然氣消耗下降15%。
動態調整計劃 實現生產節拍“可控化”
將環境參數動態監測與生產節拍合理控制深度耦合,實現能源效率的結構性提升。今年以來,生產車間優先在環境穩定時段及電價谷值時段集中調度烘烤、化成、分容等高耗能工序,動力車間按生產需求連續運行烘干、空壓、真空等高耗能設備群組,從而實現生產調度優化、生產節拍均衡、設備啟停頻次降低、設備空載損耗減少,滿足了需求及資源的彈性匹配,預計今年一季度節省能耗92.9萬元,單支電池能耗成本降低11%。
下一步,公司將繼續深化“四種經營理念”,進一步探索智能化、精細化的能源管理模式,推動生產與資源的動態平衡,助力公司降本增效實現新突破。


辦公OA
財務共享服務平臺
綜合業務管理平臺
研究院郵箱
集團公司郵箱
檢測科技
涇久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