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科技發展,詐騙手段不斷翻新,不僅威脅個人財產安全,還可能影響公司正常運營。如何提高自身防范意識,警惕高發類詐騙陷阱?這份“反詐指南”快收好!
一、常見詐騙類型及案例解析
(一)辦公場景類詐騙
1.“領導 / 同事緊急求助” 詐騙
1.“領導 / 同事緊急求助” 詐騙
詐騙手段:騙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員工姓名、職位及公司架構信息,偽裝成公司領導或同事,添加員工微信 / QQ,以 “緊急轉賬”“墊付費用”“處理緊急事務” 等理由,要求員工向指定賬戶轉賬。
詐騙手段:騙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員工姓名、職位及公司架構信息,偽裝成公司領導或同事,添加員工微信 / QQ,以 “緊急轉賬”“墊付費用”“處理緊急事務” 等理由,要求員工向指定賬戶轉賬。
案例:某公司員工小王收到 “總經理” 微信,稱 “有筆緊急合作款需立即支付,財務暫時不在,你先墊付 5 萬元,后續報銷”。小王未核實便轉賬,后發現對方是騙子,資金無法追回。
案例:某公司員工小王收到 “總經理” 微信,稱 “有筆緊急合作款需立即支付,財務暫時不在,你先墊付 5 萬元,后續報銷”。小王未核實便轉賬,后發現對方是騙子,資金無法追回。
2.“虛假合同 / 項目” 詐騙
2.“虛假合同 / 項目” 詐騙
詐騙手段:騙子偽裝成合作方,通過郵件、官網留言等方式聯系公司,提供看似利潤豐厚的虛假合同或項目,要求公司先支付 “保證金”“預付款”,待資金到賬后失聯。
詐騙手段:騙子偽裝成合作方,通過郵件、官網留言等方式聯系公司,提供看似利潤豐厚的虛假合同或項目,要求公司先支付 “保證金”“預付款”,待資金到賬后失聯。
案例:某科技公司收到 “某大型企業” 郵件,對方稱想合作開發軟件,要求先支付 10 萬元項目保證金。公司按要求轉賬后,對方郵箱失效,電話無法接通,才發現被騙。
案例:某科技公司收到 “某大型企業” 郵件,對方稱想合作開發軟件,要求先支付 10 萬元項目保證金。公司按要求轉賬后,對方郵箱失效,電話無法接通,才發現被騙。
(二)個人信息及財產類詐騙
1.“虛假客服” 詐騙
1.“虛假客服” 詐騙
詐騙手段:騙子冒充銀行、電商平臺客服,以 “賬戶異常”“訂單有誤”“退款理賠” 等為由,引導員工點擊虛假鏈接、提供銀行卡號、驗證碼,或遠程操控電腦轉移資金。
詐騙手段:騙子冒充銀行、電商平臺客服,以 “賬戶異?!薄坝唵斡姓`”“退款理賠” 等為由,引導員工點擊虛假鏈接、提供銀行卡號、驗證碼,或遠程操控電腦轉移資金。
案例:員工小李接到 “某電商平臺客服” 電話,稱其購買的商品存在質量問題,可辦理雙倍退款,需點擊對方發送的鏈接填寫銀行卡信息和驗證碼。小李照做后,銀行卡內 2 萬元被轉走。
案例:員工小李接到 “某電商平臺客服” 電話,稱其購買的商品存在質量問題,可辦理雙倍退款,需點擊對方發送的鏈接填寫銀行卡信息和驗證碼。小李照做后,銀行卡內 2 萬元被轉走。
2.“投資理財” 詐騙
2.“投資理財” 詐騙
詐騙手段:騙子通過社交軟件、官網廣告等推廣 “高收益、低風險” 的虛假投資理財平臺,吸引員工注冊投資,初期給予小額返利誘導加大投入,后期關閉平臺卷款跑路。
詐騙手段:騙子通過社交軟件、官網廣告等推廣 “高收益、低風險” 的虛假投資理財平臺,吸引員工注冊投資,初期給予小額返利誘導加大投入,后期關閉平臺卷款跑路。
案例:員工老張在某社交群看到 “XX 理財平臺” 廣告,宣稱 “年化收益 20%,保本保息”。老張先投入 1 萬元,獲得 200 元返利,隨后追加投資 10 萬元,不久后平臺無法登錄,資金血本無歸。
案例:員工老張在某社交群看到 “XX 理財平臺” 廣告,宣稱 “年化收益 20%,保本保息”。老張先投入 1 萬元,獲得 200 元返利,隨后追加投資 10 萬元,不久后平臺無法登錄,資金血本無歸。
(三)網絡安全類詐騙
1.“釣魚郵件 / 鏈接” 詐騙
1.“釣魚郵件 / 鏈接” 詐騙
詐騙手段:騙子發送偽裝成公司內部郵件、合作方郵件的釣魚郵件,郵件內附虛假鏈接或惡意附件,員工點擊后,電腦被植入病毒,導致公司數據泄露、賬戶被盜。
詐騙手段:騙子發送偽裝成公司內部郵件、合作方郵件的釣魚郵件,郵件內附虛假鏈接或惡意附件,員工點擊后,電腦被植入病毒,導致公司數據泄露、賬戶被盜。
案例:某公司行政人員收到 “人力資源部” 郵件,標題為 “2025 年員工社保調整通知”,點擊附件后,電腦中毒,公司員工的身份證號、工資信息等敏感數據被竊取。
案例:某公司行政人員收到 “人力資源部” 郵件,標題為 “2025 年員工社保調整通知”,點擊附件后,電腦中毒,公司員工的身份證號、工資信息等敏感數據被竊取。
2.“WiFi 劫持” 詐騙
2.“WiFi 劫持” 詐騙
詐騙手段:騙子在公司附近、咖啡館等場所搭建虛假免費 WiFi,員工連接后,上網數據被監控,登錄的公司賬戶、網銀賬戶等信息可能被竊取。
詐騙手段:騙子在公司附近、咖啡館等場所搭建虛假免費 WiFi,員工連接后,上網數據被監控,登錄的公司賬戶、網銀賬戶等信息可能被竊取。
案例:員工小趙在公司樓下咖啡館辦公,連接了名為 “公司免費 WiFi” 的網絡,登錄公司 OA 系統處理工作后,OA 賬戶被盜,騙子利用其賬戶發送虛假通知,險些導致其他員工被騙。
案例:員工小趙在公司樓下咖啡館辦公,連接了名為 “公司免費 WiFi” 的網絡,登錄公司 OA 系統處理工作后,OA 賬戶被盜,騙子利用其賬戶發送虛假通知,險些導致其他員工被騙。
二、全方位防范措施
(一)辦公場景防范
涉及轉賬、付款時,無論對方身份是否 “熟悉”,必須通過官方聯系方式二次核實(如撥打領導 / 同事常用電話、到辦公室當面確認),絕不僅憑微信、QQ 消息轉賬。
涉及轉賬、付款時,無論對方身份是否 “熟悉”,必須通過官方聯系方式二次核實(如撥打領導 / 同事常用電話、到辦公室當面確認),絕不僅憑微信、QQ 消息轉賬。
對接合作項目時,先通過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查詢對方公司資質,簽訂合同前由法務部門審核,支付款項需嚴格走公司財務流程,不私下支付費用。
對接合作項目時,先通過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查詢對方公司資質,簽訂合同前由法務部門審核,支付款項需嚴格走公司財務流程,不私下支付費用。
定期更新公司通訊錄,明確員工身份認證方式(如企業微信實名驗證、內部工牌核實),避免騙子冒充員工身份混入溝通群。
定期更新公司通訊錄,明確員工身份認證方式(如企業微信實名驗證、內部工牌核實),避免騙子冒充員工身份混入溝通群。
(二)個人信息及財產保護
不輕易透露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身份證號等敏感信息,客服索要此類信息時,直接撥打官方客服電話(從官網、銀行卡背面獲取)核實,不相信陌生來電、短信中的鏈接。
不輕易透露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身份證號等敏感信息,客服索要此類信息時,直接撥打官方客服電話(從官網、銀行卡背面獲取)核實,不相信陌生來電、短信中的鏈接。
投資理財選擇正規金融機構(如銀行、證券公司),對 “高收益、無風險”“短期暴富” 的宣傳保持警惕,不下載非官方應用商店的理財 APP。
投資理財選擇正規金融機構(如銀行、證券公司),對 “高收益、無風險”“短期暴富” 的宣傳保持警惕,不下載非官方應用商店的理財 APP。
定期檢查手機、電腦安全軟件,開啟防火墻和病毒查殺功能,避免點擊陌生鏈接、下載不明附件。
定期檢查手機、電腦安全軟件,開啟防火墻和病毒查殺功能,避免點擊陌生鏈接、下載不明附件。
(三)網絡安全防護
收到郵件時,仔細核對發件人郵箱地址(如 “hr@company.com” 與 “hr@compary.com” 的細微差別),不確定時咨詢相關部門,不輕易點擊附件和鏈接。
收到郵件時,仔細核對發件人郵箱地址(如 “hr@company.com” 與 “hr@compary.com” 的細微差別),不確定時咨詢相關部門,不輕易點擊附件和鏈接。
辦公時優先使用公司內部 WiFi,在外不連接無密碼、名稱可疑的免費 WiFi,若需使用公共 WiFi,避免登錄公司賬戶、網銀等敏感平臺。
辦公時優先使用公司內部 WiFi,在外不連接無密碼、名稱可疑的免費 WiFi,若需使用公共 WiFi,避免登錄公司賬戶、網銀等敏感平臺。
設置復雜的賬戶密碼(包含字母、數字、符號),定期更換密碼,開啟 “二次驗證” 功能(如短信驗證、谷歌驗證)。
設置復雜的賬戶密碼(包含字母、數字、符號),定期更換密碼,開啟 “二次驗證” 功能(如短信驗證、谷歌驗證)。
三、被騙后的應對辦法
立即止損:若發現轉賬后被騙,第一時間聯系銀行凍結賬戶、掛失銀行卡,阻止資金進一步轉移;若點擊虛假鏈接導致電腦中毒,立即斷開網絡,聯系公司 IT 部門查殺病毒,避免數據泄露。
立即止損:若發現轉賬后被騙,第一時間聯系銀行凍結賬戶、掛失銀行卡,阻止資金進一步轉移;若點擊虛假鏈接導致電腦中毒,立即斷開網絡,聯系公司 IT 部門查殺病毒,避免數據泄露。
留存證據:保存好詐騙聊天記錄、郵件、轉賬憑證、虛假鏈接截圖等證據,記錄騙子的手機號、銀行卡號、郵箱地址等信息,為后續報案提供支撐。
留存證據:保存好詐騙聊天記錄、郵件、轉賬憑證、虛假鏈接截圖等證據,記錄騙子的手機號、銀行卡號、郵箱地址等信息,為后續報案提供支撐。
及時報案:攜帶證據前往就近派出所報案,同時向公司行政部門、財務部門報備,若涉及公司資金或數據安全,由公司統一協調處理,必要時聯系警方開展偵查工作。
及時報案:攜帶證據前往就近派出所報案,同時向公司行政部門、財務部門報備,若涉及公司資金或數據安全,由公司統一協調處理,必要時聯系警方開展偵查工作。
內部通報:被騙后及時向公司同事分享詐騙經歷,提醒大家警惕同類騙局,避免更多人上當受騙;公司定期整理詐騙案例,通過內部郵件、公告欄等渠道進行宣傳,強化全員防騙意識。
內部通報:被騙后及時向公司同事分享詐騙經歷,提醒大家警惕同類騙局,避免更多人上當受騙;公司定期整理詐騙案例,通過內部郵件、公告欄等渠道進行宣傳,強化全員防騙意識。
防詐騙不是單一事件,而是長期堅持的習慣。希望大家牢記 “三不一要” 原則: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要核實,共同守護個人財產安全和公司運營安全,筑牢無詐安全防線!


辦公OA
財務共享服務平臺
綜合業務管理平臺
研究院郵箱
集團公司郵箱
檢測科技
涇久新能源
